FunTime 旅遊比價:更好的訂房搜尋體驗

UX 設計
UI 設計
行動版 Web
執行期間
3個月
擔任角色
UX/UI 設計師
協作成員
產品經理、專案經理、開發工程師
負責項目
使用者研究、功能規劃、設計產出、設計規格交付、需求文件撰寫
1
/7

專案背景

疫情之下只剩國內旅遊

FunTime 提供國內外旅遊相關比價服務,包括機票、訂房、票券等,幫助網友同時比較各大線上旅遊網站的商品。
然而 2020 年受疫情影響,使國人旅遊範圍多限制在國內,因此作為 FunTime 主要服務之一的「台灣訂房比價」在這段期間成為公司內部專注與重視的領域,思考如何帶給網友們更好的介面使用體驗。

2
/7

定義問題

尋找真實的使用痛點

在邀請三位使用者進行易用性測試後,發現了幾個核心的操作流程被打斷,成為我們這次專案主要針對的優化項目:
1. 搜尋框
2. 搜尋結果
3. 篩選

受測者

琳琳
27歲
平面設計師
中高度使用者

平常旅遊習慣事先做好規劃,先確定行程與景點後再決定住宿,並提前訂房,若有看到更好的再免費取消。

找住宿常用平台:
Agoda、Booking.com、FunTime
阿朱
26歲
碩士生
中度使用者

對於旅遊規劃抱持彈性的態度,只要有大致的目的地後,就可以看一下住宿,邊看邊安排行程;住遠一點沒關係,旅遊就是要放鬆心情。

找住宿常用平台:
Airbnb
小黑
26歲
餐飲業
輕度使用者

平常喜歡宅在家,有朋友揪才會出遊,比較少主導整個旅遊規劃。通常會幫忙蒐集住宿資訊給主導旅遊規劃的親友,以協助查詢居多。

找住宿常用平台:
Google 搜尋引擎

搜尋框

在搜尋框每填完一個條件就會回到上一頁(如下圖),填三個條件就得回去三次;且每次回去須再花費精力理解尚未填寫的條件是什麼。
而填寫目的地有兩種方式:「點選」以及打字後出現的「Autocomplete(自動完成)」。點選畫面不夠明確的地區分類,讓使用者猶豫該選擇哪種輸入方式。

找比較精準的條件(例如:飯店名、景點))會用輸入的
點選的項目要花時間找,找了也不一定找得到,最後還是得打字
舊版|搜尋框
舊版|點選目的地
舊版| Autocomplete

搜尋結果

在螢幕尺寸有限的情況下,兩個行動呼籲(Call to action)按鈕顯得太過浪費與發散。另外內容被切成太多區塊,這樣的排列結構使得視線在商品與商品間掃描時,不易流暢的快速比較彼此間的資訊及優勢。

不知道每間住宿的優勢在哪裡
舊版|搜尋結果

篩選

分類的標籤(Tabs)分頁方式,讓使用者難以在不同分類間快速點選篩選條件,降低使用效率。且該頁沒有返回的出口,讓使用者不知道怎麼關閉頁面,少了使用自由度。

篩選操作不直覺:選項藏在分類裡面、不知道怎麼關閉頁面
舊版|篩選
3
/7

專案目標

更快速找到理想住宿

簡化填寫搜尋條件步驟

使用者主要目的在於找到住宿,期望平台能快速給予搜尋結果來進行比較;所以在填寫搜尋條件這個環節應盡可能減少使用者操作負擔,把耐心留給比較住宿資訊及行程規劃。

更好的資訊層級

  1. 輸入目的地時的城市名稱必須更容易被找到,提升用「點選方式」輸入的實用性。
  2. 重新整理搜尋結果的商品資訊,提供更好的視覺層級。
  3. 篩選的選項應更容易被查找,提升瀏覽效率。

良好的使用體驗

修復容易讓人中斷的使用流程,提升使用的自由度與效率。像是篩選頁面能夠關閉、從詳細資訊頁再回到搜尋結果時能接續最後瀏覽的商品位置。

4
/7

發想

討論與測試

Wireflow

將想法轉為具體的畫面,考量每個元件在不同情況下觸發後的結果,盡可能避免在開發後才發現有遺漏的情境與邏輯。並將線框稿做為可操作的 Prototype,與產品經理、工程師、專案經理共同討論及測試。

可行性

測試與討論的過程中,資料與技術的限制也是挑戰之一;很多看似早該被調整的「不直覺設計」,其實是充滿技術限制下的妥協,也因此每當討論實際可行性,透過多次來回的調整,才能愈來愈有信心將想法成功落地。

5
/7

設計原則

考量整體與載體

一致性

FunTime 有八項主要服務,每項都必須遵循網站設計系統的規劃保有網站一致性,讓使用者穿梭在不同服務的頁面時,都能習慣操作的模式,並保持對品牌相同的印象。

適應性

行動版網頁會橫跨平板與手機這兩個平台,必須仔細考慮元件的排版在寬度不定的情況下如何變化,確保能在每個不同尺寸的螢幕下完美呈現。

6
/7

設計成品

直線性填完搜尋條件

一個畫面一個任務:從填寫目的地、日期、房型到觸發搜尋,為一連串的連貫操作,使用者只要依循自動跳轉後的畫面,來快速完成選填。

更直覺的點選輸入目的地

影響使用者選擇輸入的方式取決於「目的地的精準度」,及分類「層級深度」;所以我們保有原本鄉鎮市這種偏低精準度的分類方式,再將層級扁平化成同一畫面、常用選項擺在前方,以增加點選方式的實用性及效率。

調整後版本
舊版|原層級有兩層,降低使用效率及分類的理解度

更明瞭的住宿資訊

照片是主要影響使用者抉擇的資訊之一,所以我們增加了更多照片,提供更多入住實景的畫面,並加上住宿類型,幫助瞭解住宿的性質與特色。
排版結構更單純簡明,並只保留一個行動呼籲按鈕,讓指意更簡潔明確;同時為了保有我們是「比價網」的特性,所以加強每個商家的辨識度,並明確提示可以查看更多網站比價。

調整後版本|搜尋結果
舊版|搜尋結果

更有效率地篩選

將所有篩選條件放在同一畫面,一次瀏覽所有類型的條件。並增加可以關閉該頁的按鈕,讓操作更自由直覺。

調整後版本|篩選
舊版|篩選
7
/7

後續

收穫與反思

初次將設計方法導入職場

將使用者真實的想法帶入專案會議討論後,相較以往團隊內部在想法上有歧見時,可以更好釐清脈絡並清楚有信心地做假設。雖然初次嘗試的研究方法還很粗糙,但對團隊踏入 UX/UI 設計方法是個很好的開端,也讓組員接手下一個專案時有拋磚引玉的效果。

無法盡善盡美

在技術、時間、人力資源的考量下,即使在使用者研究時被認為非常必要的調整,也無法盡善盡美,必須尋找其他替代方案,是每次設計過程中必經的難題。

水面下的冰山

這次優化僅是整個產品的冰山一角,還有很多我們可以繼續探索與嘗試的地方需要努力。像是其他搜尋方法、搜尋結果的下一步、成效不錯的話要如何延伸到全站的使用體驗等等,每一個產品的角落永遠都有更好的使用體驗。

contact

來信聊聊